欢迎来到校全通,为您学历提升保驾护航!
个人中心
手机端
关注公众号
联系我们
0871-65352188
报名咨询热线:

0871-65352188

考试流程测试
您现在位置:首页> 备考辅导> 成考高起专> 思修> 浏览文章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 法律是由( B  )

 A.国家政策B.国家强制力C.社会道德D.风俗习惯

 

2.法律是(  B )意志的体现。

 A.全体人民B.统治阶级C.平民 D.一部分人

 

3.( D  )是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按照法律程序, 制定、 补充、修改、麦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A.认可B.承认C.加入D.制定

 

4.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是由( C  )制定的。

 A.政府B.社会C.国家D.个人

 

5.法律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的( D  )条件所决定。

 A.现实生活 B.文化生活 C.精神生活 D.物质生活

 

6.( C  )和公正性的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特点之一 。

 A.义务  B.人民自觉遵守  C.科学性  D.人民意志

 

7.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之一是( B  )

 A.指引作用 B.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

 C.评价作用 D.预测作用

 

8.(  C )是指有 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A.法律渊源B.法律遵守C.法律制定D. 法律实施

 

9.( C  )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规范处理具体案件的专门活动。

 A.法律实施B.法律制定C.法律适用D.法律遵守

 

10.法律实施的方式包括法律适用和( B  )

 A.法律渊源B.法律遵守C.法律制定D.法律体系

 

11.我国法律适用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 D )、合理、公正。

 A.守纪B.人权C.民主D.及时

 

1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 C  )平等。

 A.应该B.可以C 一律D.一般

 

13.我国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以事实为根据,( D  )

 A.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B.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C.有错必纠

    D.以法律为准绳

 

14.( D  )享有宪法 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股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A.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

 B.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

 C.各企业事业组织

 D.任何公民

 

15.( A  )是指被违法行为所侵害的而为我国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A.违法行为的客体 B.违法行为的客观方面

 C.违法行为的主体 D.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

 

16.违法行为的客观方面是必须对社会造成- 定危害的行为,即行为具有( C  )

 A.财产损失B.人身伤害C.社会危害性D. 违法性

 

17.违法行为的( A  ),就是指违法行为人在主观上有过错,这种过错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

 A.主观方面B.主体C.客观方面D.客体

 

18.违法行为的(  B ),就是实施了违法行为的自然人和法人或社会组织。

 A.主观方面B.主体C.客观方面D.客体

 

19.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 D  )

 A.主观方面B.保障C.体现D.基础

 

20.有法可依是社会主义法制的( C  )

 A.中心环节B.保障C.前提D.关键

 

21.有法必依是社会主义法制的( A  )

 A.中心环节   B.保障  C.前提  D.关键

 

22.执法必严是社会主义法制的(  D )

 A.中心环节   B.保障  C.前提  D.关键

 

23.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的(  B )

 A.中心环节   B.保障  C.前提   D.关键

 

24.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C )

 A.依章治国  B.依德治国 C.依宪治国 D.依习惯治国

 

25.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  D )

 A.依章执政B.依德执政C.依习惯执政D.依宪执政

 

2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 C  )

 A.国家发展的总要求

 B.社会和谐的保障

 C.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

 

27.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  B )共同发挥作用。

 A.规章制度B.道德C.村规民约D.社会舆论

 

28.(  C )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C.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29.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  A  )的重大任务之一。

 A.全面推进依法治国B.社会公平C.社会正义D.获得群众信任

 

30.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之一是( A  )

 A.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B.依法治国

 C.执法为民          D.服务大局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多项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法律发展史上曾先后产生过以下哪几种类型的法律制度?(  ABCD  )

 A.奴隶制法律   B.封建制法律

 C.资本主义法律 D.社会主义法律

 

2.以下哪些内容不是法律的基本特征?(  BD   )

 A.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

 B.法律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C.法律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D.法律是被奉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

 

3.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包括(  AC  )

 A.制定B.公布C.认可D.提交草案

 

4.通常国家认可法律有以下哪些情况?(  ABCD  )

 A.赋予社会上早已存在的道德、宗教、习俗等以法律效力

 B.通过加入国际组织,承认或签订国际条约等方式,认可国际法律规范

 C.对特定的国家机关从具体案件的概决中概括出一般的规则、原则赋予法律效力

 D.认可国际司法经验

 

5.下列关于法律本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D   )

 A.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法律体现的意志不是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C.法律是被奉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D.法律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6.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特点,体现在下列哪几个方面? (  ABCD  )

 A. 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B.规范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C.科学性和公正性的统一  D.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7.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规范作用包括(  ABD   ) 、强制作用和教育作用。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 说服作用 D.预测作用

 

8.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包括(  ABCD  )

 A.确立和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B.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C.确立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月

 D.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

 

9.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群众路线和(  ABCD   )

 A.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C.维护法律的严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D.结合我国国情,汲取和借鉴外国法律创制的经验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包括以下哪些环节? (   ABCD  )

 A.法律案的提出 B.法律案的审议

 C.法律案的表决 D.法律的公布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以下哪几个层次? (  ACD   )

 A.法律B.村规民约C.行政法规D.地方性法规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包括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  ABCD   )

 A.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B.体现了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

 C.体现了继承中国法制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

 D.体现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13.法律实施的方式包括(  AC   )

 A.法律适用    B.有法必依

 C.法律遵守    D.违法必究

 

14.违法由下列哪些要件构成? ( ABCD  )

 A.违法行为的客体     B.违法行为的客观方面

 C.违法行为的主体     D.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

 

15.按照违法行为的具体性质、危害程度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的不同,违法行为可分为违宪行为和(  ABCD    )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经济违法行为 D. 刑事违法行为

 

16.按照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法律责任-般分为刑事法律责任和(   BCD  )

 A.赔偿法律责任 B.民事法律责任

 C.经济法律责任 D.行政法律责任

 

17.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   ABCD  )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18.法制是包括(  ABC    )、守法、对法律实施的监督等各个环节构成的一个系统。

 A.立法B.执法C.司法D.学法

 

19.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包括依法治国、党的领导和(  ABC   )

 A.执法为民B.公平正义C.服务大局D.执政为民

 

20.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哪些原则? (  ABCD   )

 A.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D.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判断题(正确的请用字母“T”表示,错误的请用字母“F”表示)

 

1.自有人类社会以来法律就存在了。(  F  )

 

2.法律是阶级社会才存在的特殊社会现象。(  T  )

 

3.法律经历了由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历史演变过程。(  T  )

 

4.法律的强制性只能由法定的社会组织和力量来实施。(  T  )

 

5.国家机关不能赋予社会上早已存在的道德、宗教、习俗等以法律效力。(   F )

 

6.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是可以相互约定的。(  F   )

 

7.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特点强调的是国家的强制力而不是人民的自觉遵守。(  F )

 

8.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不需要结合我国国情。( F  )  

 

9.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不需要汲取和借鉴外国法律创制的经验。( F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 T  )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  T )

 

12.法律适用是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按照法定职权和具体案件的专门活动。(  T )

 

13.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是我国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之一 。( T  )

 

14.只有上升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才是国家意志。( T  )

 

15.法律的实施是指社会主义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和实现。( T  )

 

16.在我国,一切组织和个人都是守法的主体。(  T )

 

17.犯罪必然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 T  )

 

18.意外事件造成的客观危害不能认定为违法。( T  )

 

19.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体现和保障。( F  )

 

20.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前提和基础。(  F  )

 

21.法治代表理性、效率、文明、民主和秩序。(  T  )

 

22.有法可依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  T  )

 

23.执法必严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保障。(  F )

 

24.法制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 原则、理念和方法,是一种社会意识。(   F )

 

25.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T  )

 

26.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T

 

27.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T  )

 

28.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T  )

 

29.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T )

 

30.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T  )



温馨提示:本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

我要报名

  最新资讯更多>